《加绒卫衣童装批发》童装拉链卫衣批发厂家地址
“小微工厂能量大,建在家门口,稳稳把钱抓,顾老顾小又顾家,暖心暖胃顶呱呱!”这句流传乡里的顺口溜,道出了老百姓的心声。
河北省临西县仓上村南头的一处二层楼,就是这么一家“大能量”的“小工厂”,取名鸿运服装厂,讨个“鸿运当头”的好彩头童装拉链卫衣批发厂家地址。最近还真的鸿运当头了。
服装厂与沧州、保定的两家针织企业合作,代加工民用防护服、卫衣卫裤。上个月接了一个20万件的订单,这个月又接了一个45万件的订单,加工量越来越大。工人们的月收入也从3000多元涨到4000多,有的甚至达到了6000多元。
在一排排缝纫机的哒哒声里,正在查验成品的负责人孙保林告诉笔者,之前他一直做阿拉伯长衫的代加工,当时只有20、30个工人、40台缝纫机,“小收入”不断。
疫情发生后,孙保林争取到为保定一家企业代加工民用防护服的机会,对方一张口就要给45万件的加工量,45日内必须交货。当时无论设备还是工人,都差出一大截,按时交货的可能性为“零”。到手的鸭子就眼睁睁地飞了?孙保林急得直跺脚。
临西镇小微企业服务队听到消息、问上门,不错过助推小微企业发展壮大的时机。以镇政府作担保方,专门协调了15万元无抵押小额贷款,3天内到账,5天内30台新缝纫机全部装配到位。通过乡村大喇叭、网络民生服务队的“连心桥”、农村剩余劳动力免费技能培训等多个渠道,帮助招工培训40多人。设备翻了一番,工人翻了两番,70台缝纫机、80名工人加班加点赶制订单,如期保质交货。
孙保林这才敢松一口气,针对镇政府的服务说出十个字:及时,快速,没想到,太感谢!“凭个人去办贷款、买设备、招工,又难又慢,订单早被别人抢走了。更可怕的是,不但第一单拿不到手,今后的长期合作更无从谈起。”
大河涨水小河满。随着加工量的持续上涨,鸿运服装厂的“长期工”和散户就超出120人,现有场地限制了工厂发展。临西镇政府因势利导,帮着协调资金、跑办手续、选建厂房、联络用工等。目前,该服装厂在其他两个乡镇又开了两家分厂,代加工业务辐射到威县、山东临清等地,加工范围拓展到阿拉伯长衫、民用隔离服、卫衣卫裤等,直接带动280多名剩余劳动力就业。
“眼下100万件的卫衣卫裤加工马上谈妥,这意味着我们的订单量能排到10月份。不但工厂的效益高很多,工人们的工资一个月也都能保证4500到6000元。”
临西镇党委书记赵军说,鸿运服装厂是一个现实的写照,培育壮大一个小微企业,可以辐射带动一方农村剩余劳动力家门口就业,真正从源头减少一批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,经济和社会效益“双丰收”,这是我们下定决心引进培育壮大一批小微企业的最根本动力。
如何保证更多剩余劳动力家门口稳定就业、持续增收?临西县盘活乡村闲散土地、闲置厂房等资源,将箱包、服装、制帽、手套等劳动密集型的小微企业,作为城乡招商重点,鼓励和扶持当地致富带头人,利用自身致富产业、技术、人脉等优势,由县委、政府出面帮助协调资金、办理证照、招工聘人,开办小微企业,扩大规模,形成致富带富产业。通过小额贷款、设备资金直补到户等方式,扶持有致富能力的贫困户,培育脱贫扶志型小微企业。利用扶持集体经济和扶贫专项资金,修建厂房,招商选资,兴建外商入驻型小微企业。
周楼村村民孙观新多年来一直在沧州做服装生意,受疫情影响,不得不谋划新项目。得知情况后,当地多次派人请他回乡创业,今年四月孙观新在老家租用了“现成的”厂房,建立兴临服装厂,加工文化衫,带动附近村庄20多个留守劳动力就业。“我们享受到的是‘妈妈式’服务,比如说租厂房,从3万多元优惠到2万元。因为疫情期间没开工,还让我们白白占用了半年。”孙观新感慨到。
截止目前,临西县从浙江、湖北,保定、沧州等地引进培育致富带动型、脱贫扶志型、外商入驻型“三型”小微企业150多家,带动12000多名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就业,年人均增收近2万元。(郭东风 何连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