潮牌童装批发货源推荐信息
“7、8、9月是生产旺季,福建等外地企业,有60%的订单给温州企业做,这是好事。10月份开始,订单收回,人家要先养住自己的工人,那么我们温州企业该怎么办?”
“温州应该出现像森马、生活秀这样的企业,生产牛仔、T恤的要减少,做这些人家广东人在行,他们有更健全的产业链,比我们有优势。但做正装、男装,我们是NO.1。”
温州拥有悠久的商业文化历史,有人说,温州人是天生的商人,但不知什么时候温州人的这种优势被转化为“生产”力。温州服装最早是先贸后工,由贸入工,但渐渐的,许多企业专注于工,而忘了贸,纷纷进入贴牌市场。然而,随着贴牌利润逐步走低,扩大生产受到诸多限制,服企开始反思……
不要误会,温州服装的历史并没有千年,而只有短短数十年。在这二十几年间,温州服装业从无到有,从零开始,曾经让整个中国侧目。而所谓千年,是老祖宗传承下来的商贸文化,这是温州人的“长袖”。
古语有云,长袖善舞,多财善贾。贾,市也,也就是做买卖的意思。温州古来重商,自南宋始,商品经济就得到了一定的发展,当时永嘉地区就出现了富工、富商及经营工商业的地主,而永嘉学派的形成和主张是当时社会的真实写照。永嘉学派也正代表了这些新兴阶层的利益。在经济上,他们强调反对中国传统 “重本轻末”、“重农抑商”的思想,认为应该“通商惠工”、“扶持商贾”,发展商品经济,并认为雇佣关系和私有制是合理的,富人应该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。
温州服装业的发展也脱胎于“市”,以服装经销商出道的服装人,深谙商道。也正因此,温州曾培育出了妙果寺、场桥羊毛衫等市场。
温州市服装商会会长郑晨爱在谈到温州服装发展情况时说,“温州以前主要是商贸流通发达推进了产业发展,妙果寺等服装市场的辐射大,促使温州服装人迅速积累了第一桶金;90年代后,企业具备了一定的实力,做品牌,自己发展专卖连锁体系,也有部分停留在加工制造,这部分企业曾一度忽略了商贸的重要性,而现在重新开始重视发展商贸、业务流通渠道,搭建展示、洽谈平台。”
温州服装企业过去是从加工制造的角度做商贸,注重产品的质量和成本管理;现在则站在市场角度考虑商贸,加大产品研发力度,重视终端管理、信息收集反馈等。国外大企业不仅把生产转移到中国,开发也逐步转移了,但商贸他们紧抓不放。可见,商贸对整个产业发展的重要性。
现实 温州服装企业将近2000家,从业人员将近30万,90%是外来打工者,温州本身没有人力资源的优势,其它资源也缺乏,比如纺织品几乎是零,所有原材料都来自外面,本地的消费市场也不大,主要是依靠全国的市场。
“现在温州的服装业面临着一个历史性的转折,如果还是按照原来的先发优势走下去,肯定是不行了。如果说纯粹靠加工,优势确实不大。成本优势没了,能源、土地等各方面制约了传统产业的发展,因此需要转型。”这是前任服装商会会长陈敏在一次会议上的报告。
对比“现在平湖那边的工人一天能生产39到45条衣服,而我们这边是10条。”在试图实现虚拟经营本土化生产的过程中,森马企业组织走访调查了温州100多家企业,了解到温州企业存在的问题是技术含量太低,工艺、管理、人员结构、质量体系等方面都比较乱,甚至许多企业还不是工厂,而是工场。
森马集团董事长邱光和认为,这是造成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。如果要解决必须实现整个产业结构的垂直整合,配套、环境设施要跟上去,质量意识体系要引起重视。“温州企业成本35块钱一件的衣服,在他们那里只要11块钱。”温州企业家习惯性思维认为北方服装企业要比温州落后,实际上他们后来居上,近几年发展得远比温州要好,他们工人的熟练度非常高,企业管理能力强,生产效益抓得好。前瑞安市服装商会会长林国伟提醒温州企业,“北方的企业非常重视员工培训,从普通的车工到熟练工人到车段长到车间主任到厂长,每个岗位都由企业亲自培养派任,从不去其他企业挖人,而这个是我们企业所最缺乏的,温州企业向来喜欢‘拿来主义’,全盘搬抄,每个企业的经营理念都是不一样的,这样的‘拿来主义’是不行的。”事件前不久,瑞安有两家企业倒闭,两家都是加工型企业,一家是做休闲服的,由于某些问题,工人罢工五周后,企业主心灰意冷,索性关掉了工厂,另谋高就;另一家是做了十几年裤子的企业,曾经在当地颇有名气,最后也惨淡收场。7月27日,温州地区各个服装商(协)会聚集在会展中心,商讨建立一个服装商贸中心潮牌童装批发货源推荐信息,搭建一个经贸平台。会上,企业家们讨论后指出,“从服装的发展状况看,温州迫切需求一个商贸平台和窗口,打通制造业的通路。”在城西街做了7、8年品牌女裤区域代理的刘凡平女士反映,“现在城西街有不少商家做了多年的商贸却没有得到长足发展,主要原因是缺少一个行业性的协会组织领导,个体之间沟通太少,管理水平跟不上,这些都是现阶段瓶颈。”8月14日,温州市服装商会收到了中国纺织品商业协会回复的,关于同意由商会牵头筹建“中国纺织品商业协会服装商贸委员会”的申请报告,服装商贸委员会呼之欲出。发展商贸是必由之路7、8、9月是生产旺季,福建等外地企业,有60%的订单给温州企业做,这是好事。10月份开始,订单收回,人家要先养住自己的工人,那么温州企业该怎么办?温州目前生产型企业占了绝对的大多数,产业结构严重偏向加工型,从而造成加工型企业在淡季面临生产危机。而事实上温州没有生产优势,这些企业该怎么办?温州服装面临产业调整的问题。舞动“长袖”十年前,周成建毅然关闭经营中的工厂,将全部的心力投注探索中的虚拟经营模式,现在美特斯·邦威成功了,周成建成功了。毫无疑问,周成建是有先见之明的。邱光和把森马的经验总结为长板理论,“发展轻经济,关键在创新,短板理论在我们这里是不通的,我们的发展是要发挥所长,把长板做长。生产不是我们的强项,而是整个木桶中的短板,把短板交给擅长的企业去做,寻求合作,企业才能发展得更快。”邱光和认为以生产为主的企业为重经济型企业,而温州人更擅长轻经济。异曲同工的说法还有一种,郑晨爱认为,温州服装属于菜农经济,自己种什么卖什么,种多少卖多少,现在地少了,成本高了,菜不那么好种了,那么我们就要想办法转变。做菜贩子挺好,自己种一点青菜,再从别人那进一点西红柿、黄瓜什么的一起卖,生产、商贸并举,能赚到更多钱。陈敏同样认为做市场是温州的强项。“温州人头脑灵活,对市场敏感,而且善于创新,所以要发展产品研发和市场的营销是一个方向。因为这不需要更多的劳动力,也不需要更多的土地,只要依靠温州人遍布在世界各地的网络和信息,以及温州人的头脑和创新的精神,应该说在全国都是有优势的,所以温州会出现美特斯·邦威的虚拟经营会打开这么大的局面,这是外地人想学也学不走的。”谨慎“转身”扩大生产的制约因素已经无须多言,中小企业的出路在哪里?从生产型转商贸型是一条出路?在夹缝里求生存,用最少的地,赚最多的钱。邱光和觉得这种说法总的来说是对的,但是要量力而行,看市场形势,结合自身情况和实力,不能一涌而上。郑晨爱认为企业转型一定要慎行,如果转型后失去自身优势,将更加困难重重。“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的生产成本比别人高,但我们的经营思路比别人开阔,温州企业应往生产经营型发展,往效率上转,提高核心竞争力,把生产提到先进制造水平,企业不怕小,不急于求大,但求拥有绝对优势,化相对优势为绝对优势,这是今后发展方向。”
“做加工我们不要求大,宁可生产规模小些,做ODM,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上而不是盲目配合客户,不了解对方的销售情况,以至于别人说撤单就撤单。”林国伟直言,温州应该出现更多像森马、生活秀这样的企业,而不是某一个加工企业。他说,“生产牛仔、T恤的要减少,做这些人家广东人在行,他们有更健全的产业链,比我们有优势。但做正装、男装,我们是NO1。”
陈敏认为生产型中小企业由OEM向ODM转变,更加注重产品开发能力,提高加工档次也是一条出路。“夏梦是个好榜样,这样的企业可以拿到高端服装的加工,有很高的生产附加值,这方面我们还是有优势的。我们不能靠低附加值产品的路子,必须提高产品的附加值,提高技术含量,提高研发。”
企业家们达成共识,产品开发能力是首要的,企业如果具备条件,就做品牌加盟;不具备条件的,可以寻求合作伙伴,加强流通功能的客户,把商贸流通渠道抓好。
“目前温州服装流通比制造问题更大,更滞后,”郑晨爱认为商贸型企业才是主导,“温州还没有服装大买手,虚拟经营这种模式不仅会做大,而且会推动产业发展;单体制造做不大,资源要整合,发挥温州人善于经商的特性。”
对此,温州女装最近的感受深刻。“不少女装不再扩大生产,而把生产的注意力转移到营销、开发上面。”温州市服装商会女装分会秘书长郑旭锋分析说,“以前温州女装到了旺季找不到加工点,是因为以前没有让别人加工的习惯;而深圳在旺季依旧能够顺利生产的原因是,他们即使在通常情况下,也都只有 30%—50%的产品是自产,其余都交给加工厂,因此培育了一批比较固定的加工点。”以后,也许温州将出现几家精品龙头加工企业,制造型将产品品质做到及至,提高工艺水平,加强管理,降低成本;而做品牌的企业则把时间分花在品牌和营销上。
而要发展商贸,业内人士认为,企业首先就要具备一个良好的商贸团队,它至少要有这样三部分组成:负责洽谈业务的商贸人员;有六、八级流利英语交流能力的翻译人员;还要有熟练工,来衡量技术难度,计算成本。
在服装终端零售这块,ZARA是业界的典范。据说,他们进入中国可不是莽撞行事,而在进入之前就做了详细的评估和调研,把中国市场研究透了,并且物色了50个门面。这些门面都在繁华地带,而且都在1000平米以上。温州企业可以引以为鉴。
在为期一个月的世界杯期间,又一次见识到了中央5套的广告大战的轮番轰炸,其中,服装界的广告几乎被来自福建的男装品牌包场,七匹狼、利郎、劲霸、虎都、柒牌、才子等休闲男装品牌在中央台一年的广告投入不少于2千万元,如此高额的广告费需要依托巨大的销售额,目前福建男装年销售额能达到2亿元以上也正是这几家企业,为什么福建服装能做出这样惊人的销售业绩,在国内市场达到这么高的占有率?
追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,石狮服装曾以“政府搭台、企业唱戏”的独创方式,在北京、上海、哈尔滨等全国大中城市刮起一阵不小的石狮旋风。但后来大都停留在二三级加盟店,重生产轻销售,而温州服装在市场开拓上的成功经验,为福建服装所借鉴。
但比温州品牌做得更绝的是,福建服装品牌采取的是集团作战。现在石狮的50个品牌,在行业协会的组织下组成石狮及泉州板块商业舰队,他们目标非常一致:让品牌服装,重新进入大中城市服装市场。
福建服装提升品牌的快捷方式,一是聘请形象代言人树立市场形象,二是聘请有名的策划机构做品牌战略规划。劲霸男装曾一口气与国内三大咨询公司签约,七匹狼服与深圳唯高顾问管理公司携手。福建服装一边学习温州服装的品牌操作,一边进一步自我提升,往商贸之路发展。
以往福建的服装工业长期处于“为人作嫁衣”,从事贴牌生产的从属地位,现在福建休闲服装纷纷创牌,产品目标市场大都集中在二线以下的城市,走大众化市场取得成功,并且反过来把产品都拿到温州加工,不少温州企业成了福建品牌加工车间,订单额完全由福建企业控制,自己难以把握主动权。据给福建品牌做加工的某企业透露,福建服装原来都在温州的一些大型品牌企业里加工,后来转向中小企业,这是为了追求成本的进一步降低。福建服装在温州的加工往往不是放在一家企业,而是同时下单给四五家企业,比较每家企业的工艺、款式和价格。
现在,温州上千家的男装企业做品牌所剩不多,大部分企业都转向贴牌加工,温州方面的理由是,温州地方小,诸如人才、设计、研发等都相对弱势,文化内涵还不够,在时尚方面很难具备领先优势,温州土地资源也同样弱势,做大生产同样困难。
一时间温州男装企业纷纷进入贴牌市场,而实际上,温州服装的商贸之路并没有停止,并被虚拟休闲服企业进行了精彩演绎,现在温州几个大休闲服企业占有了国内很大的一部分市场。